湖北南漳民居建筑裝飾的特色分析

       [摘要]湖北南漳民居建筑裝飾具有相當悠久而脈絡清晰的歷史、獨特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和精美的建筑工藝,具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規(guī)劃思想。在民居建筑裝飾的表現(xiàn)手法和一些細部的處理上,充分表現(xiàn)出南漳民居建筑裝飾豐富的藝術形態(tài)和科學性。

  [關鍵詞]:民居,建筑裝飾,藝術形態(tài),科學性

  

  位于湖北荊山山脈余脈的南漳地處鄂西山區(qū)向漢水中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境內多山,少平原,多河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說。南漳縣東鞏鎮(zhèn)、板橋鎮(zhèn)、薛坪等地,至今還遺存一些成規(guī)模的民居村落,建筑年代多在清末民初,如今它們仍舊藏匿在大山的皺褶之中,歷經(jīng)歲月,盡管殘破不全但給人美感,讓人痛惜。

  南漳民居建筑裝飾具有相當悠久而脈絡清晰的歷史、獨特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和精美的建筑工藝,具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規(guī)劃思想。在建筑裝飾的表現(xiàn)手法和一些細部的處理上,充分表現(xiàn)出南漳民居建筑裝飾豐富的藝術形態(tài)和科學性。這些民居是鄂西北傳統(tǒng)建筑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在鄂西北傳統(tǒng)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

  1、南漳民居建筑裝飾表現(xiàn)出豐富的藝術形態(tài)。

  民居傳統(tǒng)建筑有自己的特色,而且?guī)в谐幕倪z跡,由于位居山區(qū),多以條石為墻基和柱礎,柱、梁、檐口、門樓注重雕飾和藝術處理。具有濃烈的南北方過渡地區(qū)的典型特色,充滿了濃郁的地域特色。其建筑風格和結構形式,涉及裝飾材料的性能、品種、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涵蓋人們的環(huán)境意識、美學心理、生理素質等多種因素于一體,反映了中國古代儒家文化中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按照不同的裝飾美感特點進行技術與藝術的加工,建筑裝飾表現(xiàn)出豐富的藝術形態(tài)。

  自從人類的審美意識產(chǎn)生之后,建筑裝飾的美感來源有許多不同的因素。民居建筑裝飾更是一直強調它的審美功能,人們使用裝飾的目的首先就是創(chuàng)造審美價值。能夠為人們提供視覺和心靈上的美感和愉悅,這本身就成為一種藝術上的功能。在民居建筑中,裝飾裝修仍是藝術表現(xiàn)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根據(jù)建筑裝飾不同的功能和構造特點,并恰當?shù)剡x用繪畫、雕刻、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靈活搭配、相融,達到建筑性格與美感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同時,更根據(jù)不同的材料與工藝特點,采用不同的工具加工,以形成民居建筑了多種多樣的風格、特色。裝飾由于自身的特點,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性,可以使建筑的主題或某種文化的涵義凸現(xiàn)出來,形成視覺上的顯著點,而這些顯著點往往就構成了建筑中的“點睛”之筆,產(chǎn)生深刻的感染力。

  民居建筑的屋頂正面常設有樨頭裝飾,一般是樨頭成對稱設置,略往上翹起。使建筑顯得輕靈、飄逸,樨頭裝飾形式多樣,有彩畫、有浮雕,有的還包含傳奇故事。民居中的木雕裝飾種類很多,門上都是那曾經(jīng)精美的動物、花卉、幾何紋等圖案裝飾的菱花格,取法造型各異。

  木雕裝飾是利用木材質感進行雕刻加工、豐富建筑形象的一種雕飾種類,用于門窗、屏窗、梁架、梁頭、出檐托木,或家具、陳設等,并根據(jù)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雕刻工藝,像屋架等較高遠的地方,通常用通雕或鏤空雕法,外表簡樸粗獷,適于遠觀。木材料的質感相對柔潤,而帶有自然的紋理,因此雕刻多用流暢的曲線和曲面,以表現(xiàn)出明快、柔美的風格。建筑的檐廊用木柱支撐,下有石制柱礎,木柱有方有圓,而柱礎形式更是多樣,有八角、鼓形、花瓶等多種變化,構思巧妙。木雕有魚躍龍門、女子紡紗、麻姑獻壽、金瓜高懸。其中青箱世業(yè)、自訟吾身、望子成龍、天賜洪福更以珍稀樹木刻制而成。

  采用石雕鏤花窗中其花飾多為吉祥、富貴、長壽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木荷花寶座、蝙蝠圖案、魚形的門飾等一系列的裝飾更是充滿了寓意。按我國吉祥寓意的習俗,蝠因為與福、富諧音,所以人們很早就喜愛把蝙蝠作為吉祥物用于裝飾藝術中。蝙蝠的造型在我國民族傳統(tǒng)裝飾藝術中,是值得驕傲的創(chuàng)造。中國人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變形移情手法,把原來并不美的形象變得翅卷翔云,風度翩翩。魚形的木門栓表示了中國人喜愛魚,是發(fā)自骨子里的,可以說魚文化貫穿于中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國豐富多彩的語言形式,不乏魚的諧音。如魚與余、富貴有余、連年有余、吉慶有余、年年有余等,荊山民間取其吉祥的寓意又稱“百財魚”,希望“金玉滿堂”“年年有余”。

  石質的裝飾物還有石抱鼓、石門墩、門楣、石柱礎、石梁柱。石雕有耕讀圖、子孫圖、狀元圖、百鳥圖、均用高級石材雕作而成。石抱鼓放置在大門的兩側,既顯示家的富足,造型多樣,且題材表現(xiàn)也很豐富,有梅、蘭、竹、菊等,而它們則早已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人們對于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2、南漳民居建筑裝飾更具有嚴謹?shù)目茖W性。

  民居建筑整個建筑依山傍水、順應自然,民居建筑裝飾渾樸簡約、富于變化、精雕細刻、造型獨特,既有藝術感染力,又做到經(jīng)濟節(jié)約,更突出的表現(xiàn)了南漳民居建筑裝飾所具有嚴謹?shù)目茖W性。

  在設計中,把將裝飾的重點用于民居中最易集中人們視線的地方,如大門入口、屋檐、墻面、欄桿、家具等處。南漳民居建筑的許多建筑局部既是一種功能構件,也是一種裝飾,它豐富了建筑裝飾的表現(xiàn)力。構件中的挑檐裝飾,不但不會有礙觀瞻,反而成為一個吸引人的一個焦點。南漳民居裝飾在建筑的一些木石、石磚等材料的連接處,也多有裝飾,既美觀又起著過渡的實際作用。石雕也是它較為常見的一種雕飾。楚時,楚人以石代瓦建房,足見建筑遺留的楚風。石材料質地堅硬耐磨,又防水防潮,因而外觀挺拔,又經(jīng)久耐用,多作為簡直中需防潮濕和需受外力處的構件,如門檻、柱礎、欄桿、臺階等,這些地方往往成為石雕裝飾的重點部位。

  磚雕是南漳民居裝飾中以磚作為雕刻對象的一種裝飾,磚雕突出與強調功能,它模仿石雕而來,但比石雕更為經(jīng)濟、省工,因而也比較多被采用,南漳民居多用于民居的大門門樓、山墻、照壁等處,表現(xiàn)風格力求生動、活潑。木雕、石雕、磚雕根據(jù)各自的功能用途,幾種裝飾手法在民居裝飾空間內結合使用,和諧統(tǒng)一又相得益彰。

  3、南漳民居建筑裝飾的特色產(chǎn)生的根源:

  建筑裝飾常常是歷史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承載物。在建筑的歷史中留傳下來的每一種裝飾,都有其確定的歷史含義,選擇了一種裝飾就意味著選擇了這種歷史的、文化的主題,這可以說明為什么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歷史份量,它們以新的姿態(tài)向人們昭示著歷史的存在。

  經(jīng)楚史學家多年據(jù)史和資料等研究認定,南漳荊山是楚國的發(fā)祥地。薛坪一帶楚文化積淀深厚,楚風遺俗在當?shù)亓鱾髦两,是研究楚文化?ldquo;活化石”和楚文化的富集區(qū)。

  “耕讀傳家”,是楚地農耕社會人們的愿望。儒家文化構建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觀念,他們希望家庭里一面有人讀書或教書,或高中及第,或子嗣繁衍,一面又能在自己的土地上進行耕種勞作。倡導這種優(yōu)良品質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是農民的一種愿望。如此多的裝飾手法,其題材與內容更為豐富,分別如此的密集,南漳民居建筑裝飾又是一個廣泛、普遍的文化藝術現(xiàn)象。給曾經(jīng)的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在建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跡,這些印跡除了在建筑的構造中得到保存之外,大量的信息凝聚在建筑的裝飾當中。建筑中的雕刻、紋飾、色彩、線腳以及構件排列、組合的秩序等等,都成為我們判斷和理解建筑風格、類型和文化內涵的至關重要的信息,人們的社會意識、信念和價值觀通過這種形式而得到顯現(xiàn)。民居建筑裝飾的意義是復雜的、深沉的,既有對歷史的追憶,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對本土文化的眷戀,也有對自然環(huán)境的關照,我們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中體驗著世界的豐富與無限。

  一個地方的地域性和特色,是在幾十年乃至更長的歷史時期內形成的,它與生成它的母體及其自然和社會的因素有著長期和復雜的關系。它們的形成與延續(xù)包容了豐富的內涵,經(jīng)歷了曲折的歷史過程。南漳荊山山脈的地域性或者特色,存在于人們對楚風楚地的物質形式內容及生活形態(tài)和藝術文化的概況性認識,它是使人們可以從感性的、直觀的體察生成為理性的、內在的感悟和認識。它既是一種對其某些特性與個性的鮮明感受,又是一種被上升為具有與之相應的、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內涵的綜合認識。

  建筑裝飾是文化的產(chǎn)物,是人類藝術意志的體現(xiàn)裝飾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具有指代的功能,使用一種裝飾就可能會讓觀賞者閱讀出背后的涵義。當然,觀賞者解讀到的意義未必就是設計者所要表達的東西,但這并不妨礙它存在著意義,只要人們尊重它的文化背景,正確地領悟到它的含義是可能的。這種功能可以加深人們對建筑主題的認識,使建筑的品格在人們的心靈境界中得到升華。

  特別是民居建筑的各種雕刻裝飾,所具有的古樸典雅、富麗華貴之格調,更顯示出雕刻藝術在古建筑中所獨具的裝飾作用。今天,隨著人類旅游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人們對于精神和物質文明的需求的不斷提高,這些民居更具有游覽、觀賞、學習、借鑒和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豐富藝術修養(yǎng)等現(xiàn)實意義。民居建筑不僅在民居布局和空間處理上獨具匠心,尤其是建筑裝飾細部的處理以及色彩的應用上都體現(xiàn)著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建筑美學思想,對其作深入的研究、挖掘、保護、傳承,對現(xiàn)代環(huán)境藝術、造型藝術都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其鈞.《中國民居30講》.[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2]單德啟等.《中國民居》.[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

  [3]湯德良單德林.《屋名頂實中國建筑.屋頂》.[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

  [4]張發(fā)懋《湖北傳統(tǒng)民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78

  [5]葉植.《襄樊市文物史跡普查實錄》.[M].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5

  [6]趙鑫珊.《人→屋→建筑建筑哲學與建筑美學》.[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7]翁劍青.《城市公共藝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