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針對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為中心,分析了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發(fā)展與分類,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關鍵技術,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質量,科學應用施工關鍵技術。

關鍵詞:預制裝配;施工結構;疊合板施工技術;剪力墻

1前言

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對建筑質量非常關鍵。尤其是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前提下,質量與實際應用要求愈加嚴格。通過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凸顯建筑行業(yè)在發(fā)展中的技術優(yōu)勢,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同時,全面落實節(jié)能減排要求。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關鍵技術要求非常嚴格,必須打破傳統(tǒng)觀念限制,應對全新發(fā)展挑戰(zhàn),關注施工關鍵技術應用,從而達到提高質量的目的。

2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發(fā)展

所謂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主要是對傳統(tǒng)施工建設的升級與優(yōu)化,將施工建設劃分為兩部分,預制與裝配。首先結合工程建筑情況,掌握建筑構造特點,提前對建筑施工原材料加工制作。其次預選組裝制作。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幫助建筑工程節(jié)省施工時間,尤其是原材料制作方面,降低環(huán)境對施工材料的影響,節(jié)約更多施工勞動力,提高工程施工安全性與質量。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從20世紀20年代出現(xiàn)與應用,不斷升級與優(yōu)化基礎上,降低工程施工復雜性,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全面落實環(huán)保施工理念,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也在進行調整[1]。雖然我國這方面起步較晚,但是很多方面都已經(jīng)應用非常熟練。針對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國家設計《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明確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應用中心,堅持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綠色施工原則,加大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應用推廣力度。

3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分類

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建筑工程項目將需要的構建送到工廠預制生產(chǎn),生產(chǎn)完成配送到施工現(xiàn)場進行裝配,緊接著進行現(xiàn)澆混凝土施工。最常使用構建為鋼梁、鋼柱,當然集裝箱也是基礎部分。對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準確分類,為建筑施工順利進行奠定基礎。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包括剪力墻結構、預制疊合板安裝、預制窗體施工等。當然這是根據(jù)建筑結構分類,如果以高度為出發(fā)點分類,則包括多層混凝土結構、高層混凝土結構等。因為建筑工程施工需求不同,所以需要的預制裝配結構也有所差異。常見建筑工程施工中,剪力墻結構、預制疊合板安裝與預制窗體施工最為頻繁,尤其是工民建筑中[2]。商場或者辦公樓等多以裝配式框架結構為主。如果按照工程裝配化分析,包括半裝配式結構與全裝配式結構。明確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分類,為其具體施工選擇提供便利。

4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關鍵技術

4.1預制剪力墻。預制剪力墻施工技術,結合預制構件為基礎,做好連接處理,從而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強化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節(jié)省工程施工材料。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中,剪力墻施工技術應用,主要以螺栓連接為主,注意預制構件之間精密度,做好預制構件處理工作。預制構件安裝期間,剪力墻施工技術,需要進行下層板插筋處理,檢查內墻預制預留板螺栓孔中全部插入鋼筋。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螺栓孔還要及時固定,灌入水泥砂漿,有效連接剪力墻與不同結構之間的距離,進而保證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與此同時,預制剪力墻技術中還包括套筒連接技術、漿錨鏈接技術與機械連接技術[3]。套筒連接技術:準備好鋼筋材料,將其插入到高強套筒內,套筒必須帶凹凸槽,隨即進行灌漿,待灌漿櫻花之后,整合鋼筋、套筒變?yōu)檎w,進而達到剪力墻傳力的目的。漿錨連接技術:該連接技術又叫做間接錨固搭接技術。主要材料為鋼筋,將鋼筋拉開到要求標準,利用鋼筋連接所產(chǎn)生的剪力進行灌漿料傳遞,并且由剪力傳遞為載體,處理好灌漿料、混凝土施工。機械連接技術:該技術以機械咬合的方式處理鋼筋、連接件,進而發(fā)揮出鋼筋承壓作用。具體是鋼筋產(chǎn)生的力不斷傳遞,這樣就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結構整體的穩(wěn)定性。預制剪力墻施工技術,十分注意螺栓連接與放置。將其設立在建筑工程結構的中心,進而為建筑工程施工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同時還能夠保證剪力墻穩(wěn)定性與堅硬性。預制剪力墻技術有效處理施工材料,預防材料過多或者不夠問題,為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提供幫助,同時減少施工環(huán)境與天氣情況對施工的影響,確保施工工程的順利完成。4.2預制疊合板安裝。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疊合板安裝施工技術是重要組成,尤其是對工程建筑施工質量非常關鍵。預制疊合板施工期間,必須端正對該技術的重視。特別是疊合板安裝,控制好與作業(yè)層的距離,一般為300mm,明確疊合板安裝中心與方向,預留出空間度,這樣就可以有效預防安裝中出現(xiàn)誤差或者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要處理好預制吊板安裝位置以及方向,做好保護工作,防止安裝中出現(xiàn)激烈碰撞,安裝調整過程中也要避免快速遞進穩(wěn)定性下降,疊合板被破壞。一旦疊合板出現(xiàn)損壞,必須重新更換,這樣一來就會浪費大量疊合板材料,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造成預制吊板質量下降。預制吊板安裝中選擇好安裝模式,以模數(shù)化吊裝手段,科學處理疊合板吊裝施工,保證疊合板緊密度。疊合板底部安裝,需要設置臨時支架,控制好臨時支架距離,一般為150cm,疊合板吊裝施工完成,拆除臨時支架,保證疊合板吊裝施工的穩(wěn)定性與固定性[4]。某工程一期施工3棟樓,均為剪力墻結構,其中地下為1層,地上為33層。內墻結構選擇預制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板結構。施工樓每層疊合板為40快,預制構件重量為0.94t-1.00t,3棟樓總共需要疊合板2394塊,疊合板預制厚度要求標準為60mm,結合工程施工情況,出現(xiàn)局部厚度130mm的情況,現(xiàn)澆厚度必須達到70mm。具體施工中,首先確定定位線與標高線,檢查支撐點,制定好模板工程框架與疊合板支撐架;其次進行墻、梁側模標高校正,確定預制板線位控制點,進行預制樓板吊裝與固定;再次完成現(xiàn)澆層的管線預埋與鋼筋綁扎工作,埋設斜撐螺桿,對連梁、墻、現(xiàn)澆板、疊合板進行混凝土澆筑;最后是砼養(yǎng)護階段,完成疊合板安裝。當然疊合板安裝期間,還會遇到雙層結構安裝。面對這種情況,則需要考察施工現(xiàn)狀,及時對疊合板安裝設置雙層支架,確保疊合板安裝的穩(wěn)定性。第一層疊合板安裝結束后,及時開始混凝土澆筑,放置2h-5h之后,檢測施工強度,確保強度在70%之上,才能進入到下一層疊合板安裝中。安裝工作結束,拆除雙層支架,進而保證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4.3預制窗體。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預制窗體施工技術,主要通過螺栓、吊耳等的設置應用,連接窗體上的螺母,確保窗體穩(wěn)定性與嚴密性。預制窗體施工期間,首先需要檢測窗體上的螺母;其次測試窗體與作業(yè)面的距離,要求標準位置為300mm。隨著位置的確定,窗體螺母與螺栓緊密連接,完成預制窗體施工。預制窗體施工看似簡單,但是實際操作注意事項較多。尤其是窗體方向控制與調整,窗體螺栓穩(wěn)定性,墻板連接緊密型。控制好每個施工細節(jié),這樣才能保證預制窗體施工技術達到標準,并且也能夠保證預制裝配建筑結構施工設計合理,質量達標。

5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要點總結

結合結構設計分類、施工關鍵點的詳細分析,正確認識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要點,由此保證建筑施工質量。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框架設計科學。保證框架體系設計科學,才能發(fā)揮出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真正價值。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在運輸上十分便利,并且具有優(yōu)秀的使用性能。不管是合梁還是疊合板,都能夠提前預制。正因為如此,工程施工設備的受力能夠提前測量,通過三個方面確保設計體系科學合理。(1)強度等級的確定,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要求混凝土強度必須≥C30。(2)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框架平面設計,保持橫縱向對其。(3)預埋件的調整與處理,預埋件作為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的組成部分,其作用非常關鍵,必須確保預埋件受力均勻、連接通暢,才能保證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穩(wěn)定,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剪力墻結構設計是預制剪力墻技術應用的前提。剪力墻結構體系設計,結合住宅具體情況,科學選擇全預制、半預制體系類型,并且實際設計中,注意一下內容:首先是承重墻,承重墻多位于建筑施工的山墻兩側,準確進行內力計算。其次是鋼筋的處理,檢測鋼筋強度,保證鋼筋連接科學。最后是環(huán)境影響,結合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分塊設計,杜絕出現(xiàn)多個構件使用于同一個建筑結構中,做到構件科學應用的同時,提高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合理性。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行業(yè)發(fā)展進步迅速,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不斷優(yōu)化,尤其是關鍵技術升級應用,結合綠色建筑理念的貫徹落實,通過預制剪力墻施工技術、疊合板施工技術等分析,認識到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性,加大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的重視力度,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繁超.預制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研究與應用[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8(11):171~172.

[2]齊曉文.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運用[J].居舍,2018(32):58.

[3]楊年喜.論述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綠色科技,2018(18):169~170.

[4]胡紅珍.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在預制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8(2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