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鋼筋施工標準做法

1、墻柱鋼筋綁扎要求畫線綁扎,水平鋼筋間距滿足設計要求,水平筋或箍筋與每根主筋相交位置綁扎到位,嚴禁跳綁

2、鋼筋在澆筑混凝土前,建議用PVC管保護主筋不受污染;未采取保護應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洗。

1.jpg

3、距離澆筑板面500mm處加箍筋,固定柱主筋偏位

4、墻、柱鋼筋直徑≥20mm,采用機械接頭。墻、柱鋼筋直徑<20mm,采用電渣壓力焊

5、柱核心區(qū)箍筋:加工焊接成如圖所示鋼筋籠,梁鋼筋綁扎完成時一同下沉到預定位置

2.jpg

6、梁鋼筋綁扎主筋間距分布均勻,箍筋綁扎到位。梁主筋直徑≥20mm,采用機械接頭;梁主筋<20mm采用焊接或綁扎搭接

7、主次梁交接處,主梁方向箍筋在交接位置按設計圖紙間距綁扎

4.jpg

8、梁、柱箍筋按抗震要求,彎成135度角

9、梁鋼筋一排筋與二排筋采用分隔筋隔開,分隔筋直徑≥主筋直徑或25mm;分隔筋距支座邊500mm設置一道,中間每隔3m設置一道

4.jpg

10、板面筋在邊支座錨固時,直接延伸到梁最外面一根鋼筋的內(nèi)側彎下

5.jpg

11、面筋錨固端與梁箍筋(主筋)、墻主筋(水平筋)綁扎牢固,面筋綁扎要滿綁。板底筋綁扎前,畫線控制間距,建議采用彈線控制

12、板面筋采用滿綁(縱橫鋼筋交接位置都必須進行綁扎),不得出現(xiàn)‘隔一綁一’的跳綁形式。樓板上預留洞口≥500mm,封口處采用U型鋼筋

6.jpg

13、板內(nèi)陽角宜增加7根直徑同板面筋的放射鋼筋,長度不小于1700mm

7.jpg 

14、柱、墻鋼筋墊塊:墻、柱采用成品塑膠內(nèi)撐條,縱橫間距同螺桿間距;柱主筋墊塊采用成品塑膠墊塊,沿柱角部≤600mm設置一個,墻體縱橫間距≤600mm。

15、板(梁)底筋墊塊:采用預制成品墊塊,板間距1000*1000mm;梁底部每500mm布置2個放置在角筋位置

16、板面筋馬鐙:采用H型預制成品馬鐙。間距600*600mm。推薦采用“十”字形開槽的預制成品馬鐙(H型馬凳規(guī)格80×80以上)。

17、電渣壓力焊:焊包凸出面不少于4mm,不得出現(xiàn)偏心、氣孔、裂縫、咬邊、夾渣等缺陷,雨天嚴禁作業(yè)

18、墻上埋管采用鋼筋焊接固定,斷開的箍筋與止水鋼板焊接。

19、鋼筋混凝土墻體上預留洞采用鋼模預埋定位,鋼筋混凝土中采用預PVC止水節(jié)。

20、廚衛(wèi)間反砍采用配筋混凝土,Φ6@400的U型箍筋,與鋼筋同時綁扎安裝。

8.jpg

21、預埋線盒采用鋼筋加固,交叉位置與墻體鋼筋焊接牢固

9.jpg

22、落水管、地漏等穿樓板的管道采用成品PVC止水節(jié),利用模板上雙控線精確定位

10.jpg

23、梁綁扎完成后,采用吸塵器將梁底清理干凈后沉梁。

2、鋼筋原材料標準做法

鋼筋進場卸貨前,檢查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鋼筋標識牌、鋼筋上的標識,鋼筋外觀質(zhì)量。所標注的供應商名稱、牌號、爐號(批號)、型號、規(guī)格、重量等應保持一致。

施工單位、施工單位要分別建立鋼筋送檢臺賬(臺賬內(nèi)容要反映鋼筋規(guī)格、型號、等級、批號、批量、使用部位、進場時間、檢驗時間、檢驗情況等),每月將臺帳報送項目部審查留底。

鋼筋進場后,必須在24小時內(nèi)完成報驗、見證取樣、見證送檢,送檢結果未出來前不得使用,原材料就地封存處理。

送檢不合格的鋼筋原材了退場處理要有影像記錄和書面資料。

所有用到主體結構的鋼筋必須現(xiàn)場加工,不得進行場外加工(場外加工必須經(jīng)監(jiān)理、甲方同意,并定期抽樣送檢記錄)。

11.jpg

3、鋼筋驗收注意事項

1、豎向墻柱鋼筋綁扎完,監(jiān)理工程師100%驗收合格后才可以進行封模。

2、梁鋼筋綁扎完成后沉梁前監(jiān)理工程師必須進行中間過程驗收。

3、板鋼筋綁扎完成后,監(jiān)理工程師100%驗收合格后才允許進行混凝土澆筑。

4、所有停工待檢點、見證點在監(jiān)理驗收時要保留影像資料(要能反映整體的施工情況)和書面記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