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漿技術在地下室堵漏工程中的應用要點有哪些?


1 工程概況
  位于廈門湖濱北路西段的某高層建筑地下室共有3層,高度約10m。該工程基坑支護結構采用人工挖孔樁,樁頂設置圈梁?紤]到基坑邊長較大,在東西向圈梁上部置3道鋼筋混凝土支撐梁,南北向圈梁上部置一道支承梁,并在梁下設置3根鋼筋混凝土支撐柱。地下室底板厚度600mm,下鋪150mm厚素混凝土墊層。底板與支撐柱的交接處預留3個1.5m×1.5m的孔洞,在底板厚度方向的中央,沿孔洞四周設置10mm厚止水鋼板,待拆除圍護結構的支撐梁柱后封閉3個孔洞。由于施工單位在封閉洞口之前就將降水井回填,停止降水,導致地下水從孔洞處大量涌出,日涌水量約600m3。采用常規(guī)施工方法已無法封閉這些孔洞。
2 堵漏方案的確定
  鑒于工期緊,抽水費用較大,建設單位為盡快堵漏,曾采用諸如“確保時”“堵漏靈”之類的防水材料,對孔洞進行表面封堵,但因水壓高、水量大、難于找到出水點而告失敗。我們經反復論證,認為灌漿處理才是最有效的措施。灌漿有化學灌漿和水泥灌漿兩種,化學灌漿由于其凝膠時間可控,在堵漏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但本工程水壓高,要求灌漿材料的凝膠過程幾乎在瞬間完成,使得化學灌漿在具體操作上難度較大。因此,本工程確定采用水泥灌漿的堵漏方案。
  眾所周知,水泥類漿材的固化時間較長,要想堵住有壓水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夠將大孔變小孔,小孔變到可控制的流水路徑,水泥灌漿堵漏就能實施。從該思路出發(fā),我們設計下面的處理方案。
2.1 以止水鋼板為界,用鋼板把孔洞分隔成上下兩部分。
  分隔用鋼板尺寸為1.45m×1.45m×2mm,板上設有5個孔,中孔直徑250mm,焊接一用1mm厚鋼板加工成直徑250mm的圓筒;4個小孔直徑均為20mm,分別焊接一直徑20mm的鍍鋅管,鍍鋅管上部車出螺紋,裝上閥門,鍍鋅管和圓筒高度均為500mm。圓筒帶蓋,蓋板中央也設1孔徑20mm的小孔,并焊上帶閥門的鍍鋅管,蓋板與圓筒用8個螺栓連接。
2.2 安裝
  分隔鋼板安放在止水鋼板上,關閉小孔鍍鋅管上的閥門,用潛水泵通過中孔連續(xù)抽水,保證分隔鋼板表面處在無水狀態(tài),接著沿孔口四周將分隔鋼板與止水鋼板焊接,同時也將孔口處底板的上層鋼筋焊接連上。安裝前,在分隔鋼板下鋪放一些碎石,以防澆筑混凝土時分隔鋼板塌陷。
2.3 澆搗混凝土
  安裝完畢。保持分隔鋼板表面的無水狀態(tài),澆筑早強C30細石混凝土,混凝土終凝后中孔結束抽水。
2.4 灌漿
  混凝土達到60%的強度后,可實施灌漿。灌漿前,打開所有鍍鋅管上閥門,蓋上中孔圓筒的蓋板,擰緊8個螺栓。蓋板上的鍍鋅管作為灌漿孔,其它鍍鋅管作為排水孔,待排水孔排出濃漿后,關閉其上的閥門,加壓灌漿,直至達到設計灌漿壓力或灌漿量,結束灌漿,關閉灌漿孔閥門。
3 灌漿施工參數的確定
3.1 灌漿量
3.2 灌漿壓力
  灌漿壓力由地下水壓和澆筑的30cm厚鋼筋混凝土板的承載力決定(如圖4示)。
  經過計算,灌漿壓力≤0.5MPa既可滿足漿材的滲透要求,又能保證上部混凝土板的安全。
3.3 灌漿材料
  漿材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成灰水比1:1和1:0.6的水泥漿液。灌漿時先灌稀漿,后灌濃漿,這樣既可滿足孔隙滲透的需要,又能保證孔洞內漿材固結體的強度,減少漿材固結過程中因泌水帶來的收縮。
4 結束語
  半個月后,打開閥門,沒有發(fā)現滲漏水現象,灌漿效果良好。通過本工程,筆者深深感到:灌漿技術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工程技術,在一些復雜的工程難題上靈活應用,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