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挖一條導流道,明渠或者隧洞的方式,給河水一個從旁邊繞過施工河段后再回到河道的通道。

(導流道:水你可以從這條路走。
水:我不。

左邊就是導流明渠

2.在導流道入口下游的主河道堆建上游圍堰,就是一個小的臨時堤壩,堵住河水,讓河水全部改流導流道。此為截流。

傳統的截流方式多用立堵法,先在河床的一側或兩側向河床中填筑截流戧堤,逐步縮窄河床,稱為進占。當河床束窄到一定的過水斷面時即行停止(這個斷面稱為龍口),對河床及龍口戧堤端部進行防沖加固(護底及裹頭);然后掌握有利的水文時機封堵龍口,使戧堤合龍;最后,為了解決戧堤的漏水,必須即時在戧堤迎水面設置防滲設施(閉氣)。下料也是先粗后細,先吊放大塊骨料如鋼筋石籠、混凝土塊體沉底,然后傾倒石塊,再下砂石料封堵隙縫,最后下沙土防滲。
此外還有平堵法、平立堵法,自行百度吧。
(上游圍堰:好了水你給我一邊去,這個地方我承包了!
水:干!你給我等著!)

擋水的就是上游圍堰,左右為導流隧洞入口。

3.在導流道的出口處上游的主河道位置堆建下游圍堰,一個更小的堤壩,讓水不要回流到施工河段里。

(下游圍堰:承包了就是承包了,別想繞回來。
水:切!誰稀罕!)

圖片頂部中間就是下游圍堰。

至此,你就得到了一段無水的河道。

4.在這段河道里施工,建設永久的大壩主體。

(終于沒水什么事了,好開森!)

5.封閉導流道,讓水流堆積漫過上游圍堰,回到主河道,在主體大壩前堆蓄。此為下閘蓄水。

(引水洞:行了你回去繼續(xù)撒野吧!
水:大爺的欺負人是吧!發(fā)飆啦!
上游圍堰:。∥覡奚!
大壩:矮油!不許過!
水:¥%&¥&*&@%¥!)

關閉導流洞閘門

6.視情況拆除下游圍堰。為了美觀或者河道生態(tài),有時候必須要讓干涸的河道復澤,就需要拆除下游圍堰,讓水回流,讓大壩壩前壩后都有水。

(下游圍堰:別難過,這地方也還給你。)

三峽工程就比較復雜了,因為水流量太大,重新挖一個引水道實在是工程量炸天。所以就采取河道一分為二的方式,左邊施工,右邊導流,然后右邊施工左邊通過壩底的泄洪洞導流,相當于建了兩座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