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性條文部分:


序號

條文代碼

所    提    問    題

判    定    原    則

1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第3.0.3條2款

重點設防類按高于本地區(qū)地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抗震構造措施與抗震措施有什么不同?

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計算(地震作用標準值以及相應的地震作用效應計算)和抗力計算(構件截面承載力計算等)以外的抗震設計內容,包括建筑總體布置、結構選型、抗震等級劃分、地基抗液化措施、考慮概念設計要求對地震作用效應(內力及變形)的調整,以及各種抗震構造措施。主要為抗震規(guī)范各章中的“一般規(guī)定”的有關內容,“計算要點”中的地震作用效應(內力)調整和“抗震構造措施”中的內容。
抗震構造措施:是指根據(jù)抗震概念設計的原則,一般不需計算而對結構和非結構各部分所采取的細部構造,主要就是抗震規(guī)范各章中“抗震構造措施”中的內容,是抗震措施的一部分。

2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3.7.4條

“框架隔墻的不合理布置”是否有定量指標?除了折減結構周期外,還有什么更好的考慮框架隔墻對抗震影響的方法?

該規(guī)定主要是考慮隔墻的不合理布置對主體結構構件的不利影響,如:嵌砌在框架柱間填充墻不到頂或房屋外墻在框架柱間局部高度砌墻,造成短柱;框架建筑一端有隔墻、另一端無隔墻造成扭轉;上層有隔墻、下層無隔墻造成剛度突變。該規(guī)定沒有定量指標,屬概念設計范疇。

3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4.1.6條

地勘報告中已判斷出建筑場地類別和特征周期,而抗震規(guī)范4.1.6規(guī)定當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蓋土層厚度且其值處于場地類別分界線附近時,應按插值法確定特征周期。是否應按插值法確定特征周期,地勘報告的判斷做參考?

如果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蓋土層厚度且其值處于場地類別分界線附近時,可以按插值法確定特征周期,地勘報告的判斷做參考。

4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4.1.8條

若坡高很小坡頂寬很大,是否要執(zhí)行該條文?希望能明確執(zhí)行該條文的坡高寬限值。

條文說明中己明確給出考慮局部突出地形對地震動參數(shù)放大作用的各參數(shù)指標。

5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6.3.3條

挑梁端擱置于梁上的支座處,造成框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2%時,箍筋加密區(qū)箍筋最小直徑是否需按規(guī)范要求數(shù)值增大2mm?是否需按規(guī)范要求控制框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不應大于2.5%?

由于挑梁鋼筋內伸造成框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2%,雖然不是小震下內力計算所需的配筋值,但考慮到大震時的延性要求,保證梁端塑性鉸的形成,箍筋加密區(qū)箍筋最小直徑應按規(guī)范要求增大,同時控制框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不應大于2.5%。

6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6.3.8.條

對有地梁的框架柱而言,柱根指基礎到地梁還是地梁面以上?

柱根部指結構嵌固端處,基礎頂還是地梁頂作為嵌固端應根據(jù)具體工程條件確定。一般情況下,當?shù)亓焊哂诨A面不多時,地梁到基礎面的抗側剛度遠大于底層抗側剛度,柱根應為地梁面,且其構造措施尚應向下延伸至基礎頂。對于地梁埋深較大存在剛性地面的約束時,柱根加密區(qū)高度從地面標高起算并向下延伸至基礎頂。

7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3.2.2條

對于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層建筑在計算位移時,其基本風壓能否按50年一遇考慮?

按照現(xiàn)行高規(guī)要求,對于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層建筑在計算位移時,其基本風壓應按100年一遇考慮。
新版高規(guī)(征求意見稿)擬改為“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可按50年一遇考慮”,但新規(guī)范未實施,應執(zhí)行現(xiàn)行規(guī)范。

8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4.8.1條

某7度設防的7層框架結構,室外地面到坡屋面檐口高度為29.8米,坡屋面檐口至坡屋面頂為2米。檐口標高處若設置整層的水平樓板時(形成悶頂),房屋高度按30.8米計算,抗震等級取二級。檐口標高處若未設置水平樓板時,房屋高度按29.8米,抗震等級可以按三級。以上判斷原則是否可行?

不可行,與悶頂有關的判斷原則是判斷坡屋面砌體房屋高度的方法。
坡屋面混凝土建筑高度如何確定,規(guī)范未予細化,但01版抗震規(guī)范與02版高規(guī)都淡化了高度對抗震等級的影響,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時,允許結合房屋不規(guī)則程度及場地、地基條件確定抗震等級。
2005年建設廳《施工圖審查專家研討會紀要匯編》:混凝土建筑“出屋面房間面積大于樓層面積的30%時應作為一個結構層并計入結構高度。對于坡屋面房屋,若坡屋面面積大于屋面總面積的50%,房屋高度可算至坡屋面斜坡部分一半位置的高度”,與是否有悶頂無關。

9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4.1.1條

荷載規(guī)范規(guī)定的衛(wèi)生間活載與《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不符,如何執(zhí)行?

荷載規(guī)范是審查師的審圖依據(jù),一般情況下衛(wèi)生間活載應執(zhí)行荷載規(guī)范的規(guī)定。

10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規(guī)范給出的風壓值不夠詳細,很多地方均無風壓值,就福建省而言,有關部門能否給出更為詳細的風壓分布圖及各縣的風壓值?

住建廳正組織有關單位編制福建省風荷載技術規(guī)程。

11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7.1.1條第2款

圍護結構風荷載標準值計算公式中,局部風壓體型系數(shù)μs1取值存在爭議。如對圓弧或圓形平面,退臺式建筑平、立面等,這種情況幕墻墻角區(qū)的作用寬度怎么計算?

如果圓弧半徑大于墻角區(qū)則不按墻角區(qū)處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風阻較小,不產生漩渦;退臺式立面的墻角區(qū)應按幕墻所在高度建筑物寬度計算,高度仍按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計算;退臺式平面墻角區(qū)應按所在位置的建筑物整體寬度計算,因為退臺處只要處在建筑物的邊角區(qū)、由于風流場湍流結構特征其風洞效果是類似的,而此時風阻仍然為整座建筑物的寬度和高度,這可以從風洞試驗結果來映證。

1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第9.5.1條

現(xiàn)澆砼樓板的簡支邊,板面負筋是要否滿足ρmin?

既然是簡支邊,板面負筋為構造鋼筋,不需要滿足ρmin的要求,但要符合混凝土規(guī)范10.1.6和10.1.7條的規(guī)定。

1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第9.5.1條

板塊有高低差處,板支座配筋是否需控制最小配筋率?

梁兩邊板塊有高低差,板的計算模型該邊不宜作為簡支邊而應設為固定邊,板支座鋼筋錨入梁內長度應滿足錨固要求,且配筋率應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1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第9.5.1條

一些節(jié)點大樣(比如屋檐及反口300~500mm反口厚100mm)是否豎向鋼筋要滿足ρmin?

這些節(jié)點中鋼筋若屬于受力鋼筋,應滿足受力鋼筋ρmin要求。

15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 133-2001
第4.2.3條

第4.2.3條鋼型材的相對撓度L/300與《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6.2.7條和6.3.10條L/250限值不一致,且國家標準《建筑幕墻》GB/T 21086-2007將金屬與石材幕墻鋼型材相對撓度限值定為L/250,應如何執(zhí)行?

國家標準《建筑幕墻》GB/T 21086-2007第6頁表11中石材幕墻的鋼型材立柱和橫梁可以按L/250控制撓度,但考慮到這只是推薦性的標準,雖然《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是2001年版,但該規(guī)范尚未修改,原則上應從嚴要求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L/300控制,若要按L/250控制應經過論證或提供充分的理由。

16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 133-2001
第5.6.6條

石材和金屬幕墻橫梁與立柱連接時,角碼與立柱焊接,橫梁與角碼焊接或螺栓連接,是否可行?

橫梁一端焊接連接、橫梁另一端采用長圓孔與角碼栓接以釋放溫度應力是可行的,但從施工角度考慮則角碼與立柱焊接固定后不能再調節(jié)會帶來施工不便。

17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 133-2001
第5.7.2條

石材幕墻上下立柱連接縫隙處,當立柱采用槽鋼或H鋼時、上下立柱僅采用單片鋼板在腹板一側連接,是否可行?

單片鋼板不能做到上、下立柱通過鋼板緊密接觸,上、下立柱傳力不可靠,因此不可行。

二.非強制性條文部分:


序號

條文代碼

所    提    問    題

判    定    原    則

18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第4.0.3條

有些設防類別是否提高不明確,如“老人康復中心”是否按醫(yī)院、醫(yī)療建筑設防類別定為重點設防類?

分類標準明確規(guī)定作為防災救災建筑的所有二級、三級醫(yī)院以及“具有外科手術室或急診科”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重點設防類,但應需考慮與急救處理無關的專科醫(yī)院和上述醫(yī)院的不同,區(qū)別對待。“老人康復中心”一般屬于與急救處理無關的?漆t(yī)院,是否作為防災救災建筑應由主管部門認定,如果不作為防災救災建筑,應按公共建筑的要求處理。

19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第6.0.8條

“職業(yè)技術學校”等類似名稱的建筑,是否按重點設防類設計?

6.0.8條文說明明確指出,為了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所有幼兒園以及小學、中學(包括普通中小學和具有未成年人的職業(yè)初中、?茖W校等各類初級、中級學校)的教學用房,抗震設防類別應不低于重點設防類。“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學生如果屬于未成年人,該建筑按重點設防類設計(未成年人一般是指未滿18周歲)。
對于高職高專類學校,有相當于未成年人的高中生,也有已成年的大專生,其教學用房、宿舍、食堂抗震設防類別應由其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20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小于6度區(qū)的乙類建筑是否按6度區(qū)進行抗震構造設計?

抗震規(guī)范1.0.3條規(guī)定該規(guī)范適用于設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區(qū),住建部對抗震設防區(qū)沒有發(fā)文調整,所以小于6度區(qū)的建筑不需要進行抗震設計。

21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3.3.3條

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場地類別為Ⅲ類,規(guī)范規(guī)定“宜按8度(0.20g)采取抗震構造措施”。某些設計院在沒有其它加強措施的情況下不按此條文執(zhí)行。請問如何判斷?

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或采取其它的加強措施,否則應執(zhí)行該條文。

22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3.3.4條

對同一結構單元,由于持力層埋深變化較大,有的適宜采用預應力管樁,而有的地方持力層露頭可采用墩基,同一持力層采用二種樁型,可以嗎?或有的采用人工挖孔樁,有的因持力層埋藏較深,人工挖孔樁長度超過15m規(guī)定,不得不部分采用預應力管樁可以嗎(變形驗算可以滿足)?

當持力層為同一土層時,第一種情況是允許的,第二種情況宜盡量采用同一種樁型,當采用不同樁型時應注意不同樁型的沉降差影響。抗震設計時,還需仔細分析不同地基基礎形式對上部結構地震反應差異的影響,采取相應措施。同時這兩種情況都應注意管樁的適用條件。

23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3.3.5條

規(guī)范要求建筑物與邊坡應留有足夠的距離,F(xiàn)不少高、多層建筑一邊或三邊與邊坡連在一起作半地下室,未脫開。如考慮土壓力對主體的作用,及基礎或樁基抗水平力作用,是否可以不要脫開?

規(guī)范要求建筑物與邊坡應留有足夠的距離,主要是考慮地基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邊坡上部建筑的地震作用放大效應。如果是坡底建筑不存在這兩個問題,可以不脫開。但不脫開時主體結構增加擋土構件(鋼筋混凝土墻)造成剛度不均勻及矮墻效應,對抗震不利,高層建筑應盡量脫開。

24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4.4.3.條2款

4.4.3條規(guī)定了存在液化土層的低承臺樁基的抗震驗算,第2款要求按二種情況驗算并按不利情況設計。第二種情況驗算中“地震作用按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的10%采用”如何理解?如何操作?

這是基于對地基液化的滯后現(xiàn)象考慮,當?shù)卣鸩ǖ闹鞑ǖ竭_時,地震作用最大,但液化并沒有完全形成,當主波過去以后,大量噴水冒砂現(xiàn)象才發(fā)生,此時地基完全液化,但地震作用已經不是最大了。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要求分別驗算這兩種情況,地震力最大時,(即全部地震作用)液化層還有一定的摩阻力和水平抗力,所以對摩阻力和水平抗力乘一定的折減系數(shù);當?shù)卣鹱饔靡呀洔p小了,用10%地震作用計算,液化完全發(fā)生,故應扣除全部摩阻力。取這兩種計算結果的不利情況控制設計。計算后一種情況時,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按前一種情況的10%輸入即可。

25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3.6.6條1款

現(xiàn)有軟件在計算中尚不能準確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如何處理?

在現(xiàn)有軟件計算中尚不能準確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情況下,只能用概念設計考慮樓梯構件對主體結構的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如對結構整體剛度的影響、對扭轉的不利影響或對豎向構件的剪切等(注:部分軟件已可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應注意有時反而造成主要構件配筋減小、整體扭轉加大等問題,建議按考慮和不考慮雙控)。一般情況下,框架結構樓梯構件對主體結構的影響大于剪力墻結構或框剪結構。
另一方面對梯段本身安全而言,施工縫處易破壞,施工縫處采用雙面配筋也是一種可取的措施。

26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3.7.3條

樓梯間的非承重墻體的錨固除了設置框架柱拉結鋼筋外,是否還需要其他措施?

現(xiàn)行規(guī)范中樓梯間的非承重墻體的錨固要求與普通房間相同,但新版抗震設計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有具體要求:“樓梯兩側的填充墻應設置間距不大于層高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并采用鋼絲網砂漿面層加強”。目前新規(guī)范尚未執(zhí)行,宜按現(xiàn)行規(guī)范設計,新規(guī)范要求可作為參考。

27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3.9.3條

規(guī)范規(guī)定箍筋宜選用符合抗震性能的HRB335、HRB400級熱軋鋼筋,江蘇省建設廳規(guī)定箍筋不得采用HPB235鋼筋,如何對待這個問題?

宜優(yōu)先選用HRB335、HRB400鋼筋,但我省在目前條件下仍允許使用HPB235鋼筋。新版抗震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3.9.3條修訂說明:當沒有HRB335級鋼筋時,箍筋仍可采用HPB235鋼筋。

28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一些設計人員在實際配筋時,往往只在計算的基礎上增加梁配筋量,柱的配筋未增大。某工程梁的實際配筋約為計算配筋的1.2倍,柱筋未增大。是否可以要求設計單位減少梁配筋、滿足計算配筋即可?

從汶川地震震害情況看,該問題導致了“強梁弱柱”,應給予糾正。對大跨度梁,如需滿足梁的裂縫寬度要求,可以適當加大實配鋼筋量,其余梁按計算配筋即可,同時框架柱必須按閩建科[2008]60號文第6條增加配筋量。對于無原因、較大幅度的提高梁配筋的設計圖紙應修改或補充可以滿足公式6.2.2-1的計算書。

29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6.1.5條

多層框架結構不宜采用單跨框架結構,若采用如何處理?

多層框架在建筑條件允許下應盡量采用多跨結構,當必須采用單跨框架結構時,可采用以下措施:加設剪力墻或支撐構件;提高框架柱的抗震等級;框架柱按抗震性能目標進行設計(即中震設計)。

30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6.1.5條

高層框架結構局部單跨是否可行?

高層框架結構局部單跨是可以的,但多跨框架的間距不宜超過樓面寬度,不應超過6.1.6條(抗震墻之間樓、屋蓋的長寬比)的規(guī)定。

31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6.1.14.條

如何理解上部結構嵌固部位?

高規(guī)第5.3.7條規(guī)定,當?shù)叵率翼敯遄鳛樯喜拷Y構嵌固部位時,地下結構的樓層側向剛度不應小于相鄰上部結構樓層側向剛度的2倍,第4.5.5條還對地下室頂板作了相應的構造規(guī)定。根據(jù)條文規(guī)定,可以理解為嵌固部位有兩個必備條件:一是該部位限定了結構的水平位移,二是當嵌固部位不在基礎處時應滿足相應構造要求。
嵌固部位可以理解為在該部位限定了結構的水平位移,而對其他自由度(如構件轉角等)并不施加任何附加限制條件。嵌固端并不是準確意義上的固定端,當?shù)叵率翼敯遄鳛樯喜拷Y構嵌固部位時,嵌固端并不等于固定端,只有當基礎處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時,嵌固端方可視為固定端。
嵌固部位的正確理解十分重要,規(guī)范上有許多“柱根”、“墻底”的要求,而“柱根”、“墻底”均是指柱或墻底部嵌固部位。

32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高層建筑采用電算軟件進行帶地下室整體計算時,“柱根”“墻底”(嵌固部位)如何考慮?

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采用電算軟件進行帶地下室整體計算時,計算模型的嵌固端取在基礎處,考慮了地下室的側向剛度與回填土的約束作用,計算模型與工程實際較為吻合。
應該注意的是,雖然計算模型的嵌固端取在基礎處,由于地下室側向剛度與回填土約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下室頂板處的水平位移,地下室頂板處已具備或基本具備成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的條件。所以設計時應注意地面首層柱需滿足抗震規(guī)范第6.2.3條關于底層柱彎矩放大和第6.3.8條關于柱根的構造要求(注:一般帶地下室整體計算的電算軟件已考慮到這些要求)、剪力墻底部加強區(qū)高度應從地下室頂板處起算且加強區(qū)向下延伸一層等。

33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第6.3.12條

在計算柱的體積配箍率時,呈八邊形的菱形箍與矩形外箍重疊部分可否計入?

按現(xiàn)行規(guī)范重疊部分不應計入。
新版抗震設計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擬改為“可不扣除重疊部分”,但新規(guī)范未實施,應執(zhí)行現(xiàn)行規(guī)范。

34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4.2.1條
第4.2.3條

對于目前市場量多的輕工廠房,例如針紡、電子車間等未提供活荷載標準值,且組合系數(shù)、頻遇值系數(shù)取0.7是否安全難于掌握?

帶生產工藝的工業(yè)廠房,活荷載與設備荷載的取值應由建設單位以函件形式提供,組合系數(shù)、頻遇值系數(shù)應由設計單位與設計人員根據(jù)工藝狀況決定。

35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4.2.3條

目前較多的鋼筋混凝土通用廠房(如茶葉包裝車間、制衣車間等)的樓面活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是否應按照荷載規(guī)范4.2.3條規(guī)定?(在此類通用廠房的設計中,大多數(shù)設計人員都將SATWE總體信息中的“活荷載質量折減系數(shù)”按缺省的0.5輸入。根據(jù)SATWE說明書,此系數(shù)指的是“計算重力荷載代表值時的活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與荷載規(guī)范所定義的相同。我們認為:應遵守該條文,此系數(shù)不應小于0.7。)

SATWE總體信息中的活荷載質量折減系數(shù)是指計算地震作用時的活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應符合抗震規(guī)范5.1.3條的規(guī)定,與荷載規(guī)范4.2.3條規(guī)定的活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意義不同,不能混為一談。荷載規(guī)范4.2.3條規(guī)定的是工業(yè)建筑豎向活荷載的作用。

36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7.2.1條

原城市近郊的郊區(qū),由于城區(qū)擴大,這種新興城區(qū)的建筑,風力計算時地面粗糙度有的采用B類,有的采用C類,怎么判斷?

設計人員應到現(xiàn)場查看,并按7.2.1條文說明中給出的原則近似確定。

37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7.2.1條

計算幕墻時,風荷載標準值計算中的地面粗糙度類別與主體結構的地面粗糙度類別能否不一致?

計算幕墻時地面粗糙度類別應與主體結構一樣。

38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7.3.3條

對于建筑幕墻、外表面和內表面的局部風壓體型系數(shù)是否應合并計算?譬如:當局部風壓體型系數(shù)外表面負壓區(qū)取-1.0,內表面按外表面風壓的正負情況取-0.2或0.2即合并為-1.2對嗎?還是僅取-1.0計算?

見荷載規(guī)范該條的條文解釋,考慮到封閉式建筑物內實際存在的個別孔口和縫隙,干掛石材幕墻內也存在孔口和縫隙,體型系數(shù)應合并為-1.2計算。

39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

對于柱下單樁其安全等級是否要提高一級考慮?

柱下單樁其安全等級要提高一級考慮是94版樁基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新版樁基規(guī)范已無此規(guī)定。

40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
第5.3.1條

規(guī)范規(guī)定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樁基施工前應采用靜載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但對于端承型大直徑灌注樁無法進行豎向承載力靜載試驗時,應如何解決確定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和樁基檢驗問題?

02地基規(guī)范對嵌巖樁的設計進行了簡化,對于嵌入完整和較完整微風化、中風化硬質巖層中的嵌巖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計算只計端阻略去了側阻。因此大直徑嵌巖樁無法進行豎向承載力靜載試驗時,可以采用地基規(guī)范第8.5.5第4款列舉的兩種方法確定嵌巖樁承載力。一是允許對完整和較完整的硬質巖石采用巖樣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經折減后確定樁基承載力,對破碎巖石當取樣困難時不宜采用。二是允許采用小面積壓板的巖基荷載試驗確定樁基承載力。但采用這兩種方法應滿足以下條件:樁端以下三倍樁徑范圍內應無軟弱夾層、斷裂破碎帶和洞穴分布,并應在樁底應力擴散范圍內無巖體臨空面,且樁底無沉渣。樁基承載力檢驗可根據(jù)終孔時樁端持力層巖性報告結合樁身質量檢驗報告核驗,樁身質量檢驗可按規(guī)范10.1.7條的規(guī)定進行,以鉆孔抽芯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

41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范》DBJ13-86-2007
第5.3.3條
第5.3.4條

現(xiàn)行的《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將“無腐蝕”的腐蝕性等級改為“微腐蝕”,在執(zhí)行省標管樁規(guī)程第5.3.3和5.3.4條時,對微腐蝕環(huán)境是否可以不對管樁作任何限制?

微腐蝕可視為無腐蝕,可不作處理。

42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范》DBJ13-86-2007
第5.3.3條

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規(guī)范對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弱腐蝕可不防護,該條有關弱腐蝕的壁厚要求是否可不執(zhí)行?

防腐蝕規(guī)范雖然規(guī)定對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弱腐蝕可不防護,但也規(guī)定了管樁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5mm。根據(jù)我省管樁標準圖,PHC500-100-A基本滿足要求,而PHC500-100-AB則不滿足保護層厚度要求,考慮到管樁制作誤差及地方標準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省標管樁規(guī)程未做修改的情況下,應該執(zhí)該規(guī)程有關弱腐蝕的壁厚要求。

43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范》DBJ13-86-2007

在人防動荷載作用下,PHC樁身驗算能不能考慮材料系數(shù)?

樁身混凝土強度設計值應該按人防規(guī)范的要求乘以綜合調整系數(shù)予以提高。

44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4.3.6條

關于樓板開洞或凹入規(guī)定,是指每層樓板均應滿足或可允許個別層出現(xiàn),如何把握?

該規(guī)定是指標準層,個別層出現(xiàn)是允許的,但應采取相應的設計構造措施。

45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4.3.6條

樓板平面有較大的凹槽,在外伸段凹槽處設置連接梁是否可行, 該條要求開洞后每一邊的樓板凈寬度不應小于2m,設完后還算平面凹凸不規(guī)則嗎?

設置連接梁不解決凹槽問題,設置不小于2m寬的板后可按樓面開洞看待,并應滿足相應要求。

46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8.1.3條

框剪結構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范圍是否取底部加強區(qū)或僅取底層?對于大底盤結構如何考慮?

是指整個結構框架部分(結構底層)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而不是某一層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對于單塔或多塔大底盤結構,塔樓為框架剪力墻結構時,確定塔摟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級可取裙房頂標高處的傾覆力矩判斷。

47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8.1.3條

框剪結構中有少部分短肢剪力墻,短肢剪力墻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是計入框架部分還是剪力墻部分?框剪結構中有大量短肢剪力墻或全部為短肢剪力墻是否可行?

框剪結構中有少部分短肢剪力墻,短肢剪力墻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應計入剪力墻部分?蚣艚Y構中有大量短肢剪力墻或全部為短肢剪力墻是不合理的,應避免設計成這種體系。

48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8.1.4條

裙房為純框架、主樓為剪力墻結構且連為整體時,裙房部分框架柱總剪力是否需要按0.2Vo和Vf,max的較小值調整?

考慮到二道防線的需要,一般應調整。但如果裙房的體量很小,框架柱根數(shù)少,則不宜調整,裙房框架柱適當加大安全儲備即可。

49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第8.1.4條

框剪結構地下室部分是否按此條調整?

當嵌固部位位于地下室頂板以下時,地下室中嵌固部位以上的框架柱應調整。

50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

剪力墻結構中帶有極少數(shù)量的框架(柱)時,結構體系怎么確定,框剪結構與剪力墻結構是否有定量的明確界線?

現(xiàn)行的規(guī)范和規(guī)程對框剪結構與帶有極少量框架的剪力墻結構沒有定量的明確劃分界線。一般來說,當以剪力墻結構為主僅帶有極少數(shù)量的框架(柱)時,結構整體變形曲線呈彎曲型,應按剪力墻結構的要求進行設計?蚣埽ㄖ┑目拐鸬燃壨袅,其承載力設計要留有一定的安全儲備。這種結構布置,框架相對剛度較小,協(xié)同工作性能較差,難以設計成雙重抗側力體系,一般的高層建筑是允許的,較高的高層建筑則不宜采用。優(yōu)化這種結構布置有兩個方法:一是把框架柱改為少量的短肢剪力墻;二是允許保留極少量的柱,且柱只與剪力墻相連,避免柱與柱相連形成框架。
新版高規(guī)(征求意見稿)對這種情況有所規(guī)定,可作為參考。

5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第9.1.1條

近年來,建筑物長度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的越來越多,有的上部結構或地下室長度達一百多米以上,均未設伸縮縫,僅采用后澆帶措施,能否滿足伸縮變形要求,是否還須采取其他措施?

未設縫的超長建筑物,采取有效措施后的成功實例己很多。后澆帶只是措施之一,還應該根據(jù)工程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一般來說,地下室側墻與底扳主要需解決施工階段產生的裂縫問題與混凝土收縮問題,地下室頂板與上部結構需解決長期使用中的溫度應力與混凝土收縮問題。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應由設計單位與設計人員決定,對于大型、特殊工程,審查師如有疑議,可建議進行專家論證。

5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鋼筋強度表沒有Ⅰ級6mm鋼筋的強度,是否該種鋼筋不能應用于建筑結構,或者可以繼續(xù)沿用(只是逐漸淘汰)?

根據(jù)我省的情況,直徑 6mmⅠ級鋼筋可繼續(xù)使用。

53

《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CECS102:2002
第4.5.2條

門式剛架輕鋼結構的縱向柱間支撐間距,無吊車時為宜取30~45m,而有吊車時為不宜大于60m,為何有吊車時支撐的設置間距大于無吊車支撐的設置間距?

見《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CECS 102:2002條文說明4.5.2條第2款:無吊車時,柱間支撐間距是參考國外有關規(guī)定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采用的。有吊車時,采用型鋼支撐剛度較大、且構件間用螺栓連接,溫度變形可由螺栓連接間隙和構件變形吸收,柱間支撐間距在60m內可不考慮溫度應力的影響。不宜大于60m考慮的是溫度應力問題與無吊車時宜取30~45m不具有可比性。

54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第7.1.1條

根據(jù)該條規(guī)定計算風荷載標準值時,如果是普鋼結構(不是門式剛架結構)往往軟件沒有輸出基本自振周期,這時高度風振系數(shù)βz無法計算該如何處理?

計算軟件可以輸出結構基本自振周期。

55

《鋼-混凝土混合剛(排)架單層房屋結構技術規(guī)程》DBJ13-106-2008

關于砼柱上兩鉸鋼直線拱的計算問題,這種結構有時也被稱為“混合排架”,其屋脊處拱肋的撓度與初始矢高的比值可達10%~20%,屋面初始坡度愈小則變化率愈大,若不計其二階效應,誤差可達10%~30%,請問這種結構是否應考慮二階效應?

如果按砼柱頂拱腳理想鉸接、不考慮拱腳嵌固度的影響,則拱肋剛度越小、坡度(初始矢高比)越小,則拱肋對拱腳的推力越大,屋脊處的撓度越大;但是由于拱腳底板與砼柱頂是平板連接(不是理想鉸接),由此考慮到拱腳嵌固度影響后,按非線性分析的結果,跨中最大彎矩、拱頂彎矩以及拱頂豎向位移和拱肋變形尚遠小于按砼柱頂與拱腳理想鉸接的計算簡圖計算的結果,且拱肋的最大允許撓度規(guī)程也做了規(guī)定,規(guī)程編制組經過計算和有限元分析,認為可以不考慮二階效應。

56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第1.0.2條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 102-2003規(guī)定適用于民用建筑。對工業(yè)建筑幕墻怎樣進行審查。其審查原則是什么?

根據(jù)規(guī)范的條文解釋,一般用途的工業(yè)建筑,幕墻的設計、制作等可參照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有特別要求時,應專門研究處理,采取相應的措施。

57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第3.4.7條

采用LOW-E鍍膜中空鋼化玻璃的鍍膜面的位置設計往往不明確,鍍膜面應朝向哪里?

單片鍍膜玻璃的鍍膜面應朝向室內,中空玻璃的鍍膜面應朝向中空空氣層。

58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第5.5.7條6款

與化學錨栓接觸的連接件上進行施焊,影響化學錨栓的性能。應采取怎樣措施?

不能在與化學錨栓接觸的連接件上進行施焊,連接件上有焊接構件時應在安裝前預先焊好,安裝后采用螺帽固定,固定螺帽應有防止松動的措施。

59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第5.6.3條3款
第5.6.6條

隱框和橫向半隱框玻璃幕墻設計計算時,設計人員認為玻璃面板自重由托條承擔,故無需計算結構膠在永久荷載作用下的寬度驗算,這種做法對嗎?

托條只是構造上的附加安全措施、不能作為受力構件。

60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玻璃幕墻中的大門門套鋼骨架要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不宜設計成獨立懸臂型式,最好與其上部玻璃幕墻結合,采用兩端簡支的通長的立柱,可采用單肢型鋼,必要時也可采用鋼桁架,門套能否不設計成獨立懸臂型式?

門套鋼骨架按懸臂結構設計是可行的,只要計算滿足要求即可。在這種情況下門套除考慮平面內豎向荷載作用外,還應考慮垂直于門套方向的平面外水平風荷載的作用,應按空間受力構件進行計算分析,并按懸臂構件的規(guī)定控制其平面外的撓度,同時應注意懸臂構件固定支座的可靠性。

61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有的玻璃幕墻設計說明:“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應采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GB/T 11944中的有關規(guī)定。”對于隱框玻璃幕墻,尚應通過計算確定,并明確指出所要求的結構膠寬度,如按GB/T 11944-2002膠縫寛度僅5~7mm,可能不滿足抗風要求,請問該如何處理?

對于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墻以及點支式玻璃幕墻的中空玻璃,其二道密封應采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應該根據(jù)水平荷載和重力荷載通過計算,并同時滿足有關國家標準后最后確定;對明框玻璃幕墻的中空玻璃其二道密封可采用聚硫類密封膠。

62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對層間支座(窗臺壓頂、門窗頂過梁、女兒墻、外懸挑板、掛板、樓梯平臺梁等)作為幕墻的預埋件設置常常未確認而存在安全隱患,該如何審查?

主體結構設計單位雖然出具了技術復核表,但是這些細部問題往往被忽略,支座預埋件必須預埋在主體結構受力構件上,因此審查時應特別注意予以提出,只要存在安全問題必須讓設計整改。

63

《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

幕墻后置錨栓采用膨脹型螺栓,是否可行(有的地方政府令禁止幕墻預埋件使用膨脹螺栓)?同一個預埋件中采用混合布置后置錨栓,譬如2個化學錨栓和2個膨脹螺栓,是否可行?

根據(jù)《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 145-2004第7.0.1條規(guī)定,應選用能防止膨脹片松弛的擴孔型錨栓或扭矩控制式膨脹型錨栓,不應選用椎體與套筒分離的位移式膨脹型錨栓。因此應選用上述規(guī)范規(guī)定的膨脹型螺栓,不符合上述規(guī)范規(guī)定的膨脹螺栓即使混合布置也不允許。

64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 133-2001
第1.0.2條

規(guī)范適用于民用建筑,對工業(yè)建筑幕墻怎樣進行審查。其審查原則是什么?

根據(jù)規(guī)范的條文解釋,一般用途的工業(yè)建筑,幕墻的設計、制作等可參照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有特別要求時,應專門研究處理,采取相應的措施。

65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
JGJ 133-2001
第5.5節(jié)

石材幕墻面板采用背切式連接方式(面板背面45度角斜向開槽),沒有規(guī)范設計依據(jù)是否可行?

這種連接方式實際上屬于短槽連接的性質是允許的,并且現(xiàn)場也常做,但是開槽尺寸應符合要求,連接應牢靠。

66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 133-2001

石材幕墻的石板材一般采用上下兩邊短掛板或通長掛板支承于橫梁上,其全部水平荷載經由橫梁傳遞,但計算書中橫梁按三角形加載是錯誤的,計算書是否應修改?

計算石材幕墻的橫梁時風荷載根據(jù)單向板傳力途經應按矩形均布荷載或集中荷載加載計算。目前計算軟件中橫梁已考慮了石材全部豎向重量,由于編程原因僅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橫梁按三角形或梯形加載、考慮到石材板與玻璃比較面積較小即承受的水平荷載面積不大,因此誤差在允許范圍內。此外可以建議計算軟件予以完善。

67

《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 145-2004
第7.0.3條

有些幕墻采用后置錨栓,其植入深度僅100~140mm,按JGJ 145-2004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7.0.3條,如果采用的是非化學植入的切底式錨栓,則不得用于地震區(qū);而采用化學錨栓,則植深140mm不符合要求,且不允許鋼角碼與錨板直接相焊,請問后置錨栓的錨固長度應如何確定?節(jié)點構造應如何處理?

《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guī)程》JGJ 145-2004第7.0.1條規(guī)定有抗震設防要求的錨栓不應選用錐體與套筒分離的位移控制式膨脹型學錨栓。幕墻屬于圍護結構其預埋件的錨栓通常承受的拉力遠小于錨栓的抗拉強度,因此可以通過在進貨前和施工后作現(xiàn)場錨栓的抗拉試驗來確定其承載力,同時設計文件應提供后置錨栓的拉拔設計值作為現(xiàn)場拉拔試驗的依據(jù)。后置預埋件不宜在與化學錨栓接觸的連接件上進行焊接操作(見《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102-2003第5.5.7條的規(guī)定),固定鋼板的螺帽應采取防止松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