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衛(wèi)生間滲漏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衛(wèi)生間滲漏是建造工程質量通病之一,是最影響使用功能,也最為令人煩惱的。衛(wèi)生間滲漏有設計沒有詳圖和工藝要求不明的原因,也有施工工藝不當和操作技術馬虎的原因。所以必須設計和施工相互配合才能較好的解決。衛(wèi)生間滲漏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在實踐中我們曾采取的防治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貼釉面地磚地面及其周邊的滲漏

  設計為釉面地磚時,其滲漏現(xiàn)象也存在,原因之一是設計的做法不明,往往只提出地磚而已。施工時有的則直接在混凝土墊層上鋪地磚,由于很難做到補貼時每塊磚的砂漿都飽滿,這樣地面水則積聚于砂漿空隙中滲入墊層而滲漏。所以應該先在墊層上抹1:2的水泥砂漿(摻水泥量2.5%的108膠)底層并卷上墻面150毫米,要求抹光后再拉光,抹光起到壓實的作用,然后再進行下道工序鋪貼地磚。

  二、墻面滲水

  衛(wèi)生間的墻面抹灰,如設計為2米高的水泥砂漿墻裙,則墻面一般不會滲水;但設計為貼瓷磚墻面者,則在靠水龍頭、淋浴噴頭、盥洗臺處,墻的反面往往有濕漬。原因之一是由于有的設計僅做面層用料的說明,而忽視底層抹灰的用料說明。所以建議施工單位一般按內墻的底層的抹灰用料施工,這樣不但不能起到防水的作用,還起到滯水的作用,所以建議設計改1:2水泥砂漿抹底灰,再加抹一層5毫米厚1:1水泥砂漿(摻水泥2.5%的108膠)防水層壓實后再搓毛,干后再貼瓷磚,另一方面,貼瓷磚時傳統(tǒng)的做法是逐片刮素水泥漿鋪貼,由于邊角砂漿不飽滿,加上素水泥漿干縮,容易空鼓,當水濺到瓷磚面上就滲入滯留在縫隙里面,時間一長就逐漸透過墻面。所以設計與施工均應改變傳統(tǒng)做法,改用1:1水泥砂漿(摻水泥重量2.5%的108膠)在底層灰上抹5毫米厚的粘結層。并以齒深5毫米的刮板刮平,隨即貼瓷磚。這樣可以解決邊角砂漿不飽滿的通病,又增強粘結力,減少收縮空鼓,但要注意抹粘結層的面積不能太大,以免干燥而令瓷磚貼不上去。

  三、門立邊與地面交接處的滲漏

  因為門框立邊松動,產(chǎn)生縫隙滲水。這除了將立邊釘牢之外,還應將衛(wèi)生間地面做的比居室地面低2厘米。其高度交界處應在門內側,并沿立邊周圍封防水膠。

  四、設計上往往將衛(wèi)生間結構板層下降形成沉坑(俗稱沉斗)

  這無疑是有利于使用功能的。但是設計又要求將沉坑的底面和側面都抹防水砂漿,則是不必要的。因上述某一部位滲漏,沉坑就象一個盛水盆,水盛滿了還是會外溢,只是起到延遲滲漏時間的作用,而不能達到解決滲漏的目的。

  五、浴盆部位的滲漏

  因設計不明,施工時有的將浴盆直接在混凝土墊層上安裝,以致浴盆外的地面比浴盆下墊層面高,使地面水倒流入浴盆下而滲漏。所以應該將浴盆下抹水泥砂漿,且高出相鄰地面2厘米左右,并要有一定的坡度,使水外排,此外還將浴盆側面墻面先抹1:2水泥砂漿底灰,再加抹1:1水泥砂漿(摻水泥重量2.5%的108膠),然后再安裝浴盆,以防洗浴外濺到墻面和臺面的水滲入其中。

  六、所有管道、地漏均應在地面澆混凝土墊層之前安裝好

  所有磚臺、隔斷、磚砌小便池、磚砌拖把池、水池均應在地面水泥砂漿抹灰層完成之后再施工。

  七、下水管道與地面交界處的滲漏

  由于管道大多靠近墻角或墻邊,間距又太小,在澆衛(wèi)生間地面混凝土墊層或抹水泥漿底層時,由于操作不便,又沒有適當工具,對管道背面常常漏填或抹不密實以至滲漏。所以管道安裝時,應距離墻面抹灰層2—4厘米,用適當?shù)闹衿蛘瓧l工具把管背的混凝土填抹密實或將底層填抹密實,并稍高于地面10毫米以免積水。若原已滲漏,可將管邊地面鑿深10毫米的槽洗凈后,用108膠水泥砂漿沿管周圍填抹并稍高地面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