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yè)跌跌撞撞的年代無情地過去了。初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造房運動,10多年來蹣跚地行走,嘗試著各種不同的手段,累積著原始的能量,終于在21世紀的早春,找準了自己的方向,開始闊步而行了。

  這里說的方向,是指屬于這一方山水的文化,與傳承有關。

  因此,我們所談到的城市地產,其實很大程度上與文化有關,也事關傳承。原因很簡單,它不僅僅和歷史緊密相連,而且事關我們的生活,更從一定程度上彰顯著這座城市的未來。

  所以,當市長王鴻舉談到,“我建議規(guī)劃部門的人讀一讀張恨水的作品。他寫的幾本以重慶抗戰(zhàn)為背景的書,筆下的南山非常優(yōu)美。南山下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小山頭上是富人們稀疏的別墅;沿長江邊而上是青石步道……”

  這番充滿歷史感性談話的背后,王市長其實是向官員們指出了一個現實:城市建設應傳承城市文脈,城市的歷史和未來不能被割裂。因為,規(guī)模宏大的地產運動,正在深刻地席卷這座城市的一切,包括歷史和文化。

  所以,當王鴻舉希望:“城市文脈的傳承,不僅僅是保留幾棟舊房子就了事,而是要讓這些建筑盡量形成規(guī)模,便于旅游開發(fā)。彈子石的臺階步道和下浩至慈云寺一線,就是很好的資源,規(guī)劃部門一定要控制住,守住這條傳承重慶歷史文脈的風景線。”

  傳承已不僅僅是地產商們的賣點,它已被官員們提上日程,希望已經展現——我們應該感到欣慰了。

  文化需要傳承,尤其在規(guī)模宏大的造房運動里。所以,要感謝那些一直在堅持的開發(fā)商們,在給我們提供品質生活空間的同時,他們一面更豐富我們的城市文化,一面卻又讓我們沒有在傳統(tǒng)中缺失。

  結合山水脈絡,一部分有良心的開發(fā)商開始嘗試尋求市場利潤和歷史文化的結合點——他們不再讓那些所謂的專家們來瘋狂地割斷并糟蹋這座城市的文脈。而我們也借此找尋回了歷史和未來。

  我們注意到,金陽•騎龍山莊扛起了巴渝文化的大旗,晉愉•上江城在“溯江而上,回憶之城”的理念下,讓我們又回到那個黑白照片的年代,金科•中華坊的四合院在彰顯財富與品位的同時,也能找到光陰在現代社會的投影,明清一條街因為就在磁器口,自然也做得古色古香,韻味十足。

  為著實搞好本土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上江城專門成立了一個“上江城本土居住文化課題研究小組”,由四川美術學院和上江城公司內部高層組成,旨在對本土富有巴渝特色的建筑文化進行深度挖掘,并將之運用到現代建筑當中。如今回過頭再來看上江城,就會發(fā)現,有太多傳統(tǒng)建筑符號被很好地融入到了其中:文化長廊里作為一個公共交流空間,到處洋溢著巴渝文化的精髓,坡屋頂、吊腳樓、青灰色外墻、木質窗格做成的空調位,傳統(tǒng)與現代并不顯得突兀和生疏,而是如此地協(xié)調共處。

  去年亮相的明清一條街和今年上市的洪崖洞則更是出彩:既詮釋了項目的特色,又與磁器口和巴渝吊腳樓的文化氛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這股熱潮的涌動下,磁器口和洪崖洞開始再次被城市接納和傳承。

  我們還注意到,在傳承舊日文明的同時,來自異域的文明開始在這座山城扎根成長。龍湖水晶酈城的東方細膩、藍湖郡的大氣磅礴、天驕美茵河谷的浪漫、棕櫚泉的英式精致……這座地產城市擁有的并不是吊腳樓的歷史文化,它還是包容的。

  所以,應該感謝這些先行的開發(fā)商們,他們讓我們在提高現代生活品質的同時,還創(chuàng)造性地讓我們觸摸到了這座城市舊日的靈魂和異域的文明。因為這些,我們得以能夠傳承。

  一座真正具有傳承和包容的城市,才有創(chuàng)造,才有未來。

  正是因為沒有割裂歷史,并努力接受并包容全新的文化,我們的文明才會得以永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