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抹灰:
(1)、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縫,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A、門窗框兩邊塞灰不嚴,墻體預埋木磚問距過大或木磚松動,經(jīng)門窗開關(guān)振動,在門窗框周邊處產(chǎn)生空鼓、裂縫。應(yīng)重視門窗框塞縫工作,設(shè)專人負責堵塞實。
B、基層清理不干凈或處理不當,墻面澆水不透,抹灰后,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或底灰)吸收。應(yīng)認真清理和提前澆水。
C、基底偏差較大,一次抹灰過厚,干縮率較大。應(yīng)分層找平,每遍厚度宜為7~9mm。
D、配制砂漿和原材料質(zhì)量不好或使用不當,應(yīng)根據(jù)不同基層本配制所需要的砂漿,同時要加強對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抹灰面層起泡,有抹紋。開花(爆灰仔)。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A、抹完面層灰后,灰漿還未收水就壓光,因而出現(xiàn)起泡現(xiàn)象。在基層為混凝土時較為常見。
B、底灰過分干燥,又沒有澆透水,抹面層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層吸去,因而來不及壓光,故殘留抹紋。
C、淋制石灰膏時,對過大灰顆粒及雜質(zhì)沒有過濾好,灰膏熟化時間短。抹灰后,繼續(xù)吸收水分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面出現(xiàn)開花(爆灰)現(xiàn)象。
(3)、抹灰表面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漿墩沖筋不認真,或沖筋后間隔時間過短或過長、造成沖筋被損壞,表面不平;沖筋與抹灰層收縮不同,因而產(chǎn)生高低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
(4)、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扳、墻裙等面灰接搓明顯或顏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時隨意留施工縫造成。留施工縫應(yīng)盡量在分格條、陰角處或門窗框邊位置。
(5)、踢腳板、水泥墻裙和窗臺板上口出墻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主要是操作不細,墻面抹灰時下部接近踢腳板等處不平整,凹凸偏差大,或踢腳板等施工時的沒有拉線找直,抹完后又不反尺把上口趕平、壓光。
(6)、管道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認真細致,沒有分層找平,壓光。
2、釉面磚工程:
(1)、空鼓:基層清理不夠干凈;抹底灰時,基層沒有保持濕潤;面磚鋪貼前沒有事先泡浸或底子灰而沒有保持濕潤;面磚背抹水泥不夠均勻或量不足;砂漿配合比不準,稠度控制不好,砂漿中含砂量過大,以及粘貼砂漿不飽滿,面磚勾縫不嚴均可引起空鼓。
(2)、墻面臟:主要因為鋪貼完成后,沒有及時將墻面清洗干凈,貼磚用水泥膏粘著磚面,以及擦縫時沒有將多余白水泥漿徹底清干凈。此時可用棉紗稀鹽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清水沖凈即可。
3、乳膠漆工程:
(1)、透底:產(chǎn)生原因是涂層薄,因此刷乳膠漆時除應(yīng)注意不漏刷外,還應(yīng)保持乳膠漆的稠度,不可隨意加水過多。有時磨砂紙時磨穿膩于也會出現(xiàn)透底。
(2)、接槎明顯:涂刷時要上下順刷,后一排筆緊接前一排筆,若間隔時間稍長,容易看出接頭,因此大面積涂刷時,應(yīng)配足人員,互相銜接。
(3)、刷紋明顯:乳膠漆稠度要適中,排筆蘸漆量要適當,多理多順防止刷紋過大。
(4)、刷分色線時,施工前認真劃好粉線,用力均勻,起落要輕,排筆蘸漆量要適當,從上至下或從左至右刷。
(5)、涂刷帶顏色的乳膠漆時,配料要合適,保證獨立面每遍用同一批涂料,并且一次用完,保證顏色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