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樓板的裂縫,是目前較難克服的質量通病之一,樓板裂縫輕者影響美觀,重者破壞房屋結構的安全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房屋的正常使用,文中對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樓面裂縫;防治措施   

  1 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裂縫產生原因   

  1.1 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原因主要有水泥凝結或膨脹不正常;骨料中含泥量過多;堿性骨料與堿性很強的水泥起化學反應,生成有膨脹能力的堿――硅凝膠而引起混凝土膨脹破壞;水灰比、塌落度過大,或使用過量粉砂。 

  1.2 施工質量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施工過分振搗,模板、墊層過于干燥;混凝土澆搗后過分抹干壓光,使混凝土的細骨料過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漿層,引起表面體積碳水化收縮,導致混凝土板表面龜裂;施工工藝不當致使支座處負筋下陷,保護層過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處產生裂縫;混凝土未達到規(guī)定強度,過早拆模,或者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上荷載,造成混凝土樓板的彈性變形;后澆帶施工不慎而造成板面裂縫;樓面墊層內暗裝水管、電線套管鋪設不當,保護層厚度不足,造成板面沿管線長度方向產生裂縫。 

  1.3 設計原因主要包括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樓房的拉裂和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的開裂;設計人員在進行現(xiàn)澆板的配筋計算過程中,忽略了板在正常使用階段由其承受的荷載而引起的撓度及裂縫寬度的驗算,由此而引起裂縫的產生;結構體型突變及未設置必要的伸縮縫。   

  2 裂縫的防治措施   

  2.1 預防措施 

   2.1.1 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方面 

  盡可能不使用民辦小廠生產的水泥。如必須使用,應認真對水泥標號及安定性進行試驗;嚴把原材料進貨關,認真地對進場砂石骨料進行檢驗,嚴格控制砂的粒徑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項試驗。一經發(fā)現(xiàn)不合格材料進場必須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場;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據(jù)混凝土強度等級和質量檢驗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確定配合比,嚴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小空隙率和砂率以減少收縮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 

  2.1.2 施工質量方面 

  混凝土澆搗前,應先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避免過多吸收水分,澆搗過程中應盡量做到既振搗充分又避免過度;混凝土樓板澆筑完畢后,表面刮抹應限制到最小程度,并加強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嚴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趕工。杜絕過早上傳、上荷載和過早拆模。在樓板澆搗過程中更要派專人護筋,避免踩彎面負筋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通過在大梁兩側的面層內配置通長的鋼筋網(wǎng)片,承受支座負彎矩,避免因不均勻沉降而產生裂縫;施工后澆帶的施工應認真領會設計意圖,制定施工方案,杜絕在后澆處出現(xiàn)混凝土不密實、不按圖紙要求留企口縫,以及施工中鋼筋被踩彎等現(xiàn)象。同時更要杜絕在澆注混凝土完畢前就將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導致梁板形成懸臂,造成變形;加強對樓面砼的養(yǎng)護。砼的保濕養(yǎng)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早期的妥善養(yǎng)護可以避免表面脫水并大量減少砼初期伸縮裂縫發(fā)生。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yǎng)護,并可采用噴養(yǎng)護液進行養(yǎng)護。 

  2.2 施工中應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 

  2.2.1 重點加強樓面上層鋼筋網(wǎng)的有效保護措施 

  鋼筋在樓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著抵坑外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防止砼收縮和溫差裂縫發(fā)生的雙重作用,而這一雙重作用均需鋼筋處在上下合理的保護層前提下才能確保有效。在實際施工中,樓面下層的鋼筋網(wǎng)在受到砼墊塊及模板的依托下保護層比較容易正確控制。但當墊塊間距放大到1.5米時,鋼筋網(wǎng)的合理保護層厚度就無法保障,所以縱橫向的墊塊間距限制在1米左右。 

  與此相反,樓面上層鋼筋網(wǎng)的有效保護,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較難問題。其原因為:板的上層鋼筋一般較細較軟,受到人員踩踏后就立即彎曲、變形、下墜;鋼筋離樓層模板的高度較大,無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護;各工種交叉作業(yè),造成施工人員眾多、行走十分頻繁,無處落腳后難免被大量踩踏;上層鋼筋網(wǎng)的鋼筋小撐馬設置間距過大,甚至不設(僅依靠樓面梁上部鋼筋擱置和分離式配筋的拐腳支撐)。 

  2.2.2 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 

  預埋線管,特別是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是截面砼受到較多削弱,從而引起應力集中,容易導致裂縫發(fā)生的薄弱部位。當預理線管的直徑較小,并且房屋的開間寬度也較小,同時線管的敷設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方向時,一般不會發(fā)生樓面裂縫。反之,當預埋線管的直徑較大,開間寬度也較大,并且線管的敷設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力向時,就很容易發(fā)生樓面裂縫。因此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應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要求增設垂直于線管的短鋼筋網(wǎng)加強。根據(jù)我公司的經驗,建議增設的抗裂短鋼筋采用Φ6-Φ8,間距≤150,兩端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300毫米。 

  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交叉布線處可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線管底部的砼灌筑順利和振搗密實。并且當線管數(shù)量眾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時,宜按予留孔洞構造要求在四周增設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構造鋼筋。 

  2.2.3 加強對樓面砼的養(yǎng)護 

  砼的保濕養(yǎng)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早期的妥善養(yǎng)護可以避免表面脫水并大量減少砼初期伸縮裂縫發(fā)生。但實際施工中,由于搶趕工期和澆水將影響彈線及施工人員作業(yè),因此樓面砼往往缺乏較充分和較足夠的澆水養(yǎng)護延續(xù)時間。為此,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yǎng)護,并建議采用噴HL等品種和養(yǎng)護液進行養(yǎng)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減少對施工的影響。 

  2.3 裂縫的處理方法 

  對于一般混凝土樓板表面的龜裂,可先將裂縫清洗干凈,待干燥后用環(huán)氧漿液灌縫或用表面涂刷封閉。施工中若在終凝前發(fā)現(xiàn)龜裂時,可用抹壓一遍處理;其他一般裂縫處理,可將板縫清洗后用1:2或1:l水泥砂漿抹縫,壓平養(yǎng)護;當裂縫較大時,應沿裂縫鑿八字形凹槽,沖洗干凈后,用1:2水泥砂漿抹平,也可采用環(huán)氧膠泥嵌補;當樓板出現(xiàn)裂縫面積較大時,應對樓板進行靜載試驗,檢驗其結構安全性,必要時可在樓板上增做一層鋼筋網(wǎng)片,以提高板的整體性。 

  2.4 對裂縫的彌補處理 

  在采取了上述綜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種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樓面裂縫發(fā)生。當這些樓面裂縫發(fā)生后,應在樓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預先作好妥善的裂縫處理工作,然后再進行裝修。根據(jù)我公司的經驗,住宅樓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層較厚,可以通過在找平層中增設鋼絲網(wǎng)、鋼板網(wǎng)或抗裂短鋼筋進行加強,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裝飾層所遮蓋,問題相對較小。但板底則粉刷層較薄,并且通常無吊頂遮蓋,更易暴露裂縫,影響美觀并引起投訴,所以板底更應妥善處理。板底襲縫宜委托專業(yè)加固單位采用復合增強纖維等材料對裂縫作粘貼加強處理(注:當遇到裂縫較寬、受力較大等特殊情況時,建議采用碳纖維粘貼加強)。復合增強纖維的粘貼寬度以350-400毫米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補強作用,又不影響粉刷和裝飾效果,是目前較理想的裂縫彌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