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高橋墩結構,垂直度是影響其結構穩(wěn)定性、承載力以及外觀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垂直度的控制測量是施工控制的主要內容。垂直度控制也是墩身糾偏工作的主要依據(jù)。垂直度控制主要通過全站儀測放三維坐標法和激光鉛直儀法進行控測。 

(1)全站儀施放三維坐標法 

在每次澆注混凝土前,必須根據(jù)所立墩身模板的高度,并利用墩身坡度(外模為35:1,內模21~30m時為70:1,31~40m時為80:1,41m~50m時為90:1)計算出墩身縱、橫軸線坐標,再統(tǒng)一外放到墩身外模板上。利用鋼板尺量出理論距離和實放距離的差值,即可反推出墩身的垂直度的變化,以便及時對墩身偏差進行調整。這樣既可較好地控制墩身的垂直度,又可較好地控制墩身的幾何尺寸,同時定期采用全站儀在導線控制點上進行墩身位置復核,作到控制無誤。 

(2)激光鉛直儀法

  在澆注混凝土第一模塊之前,必須在承臺上準確放出墩身縱、橫軸線的位置。選擇墩身中心及距中心左、右、前、后各1m的點位,作為垂直度觀測點,并增設四個點作為護樁,以防控制點缺失。觀測時把激光鉛直儀安裝在9個點上,并在工作平臺上設激光接受靶,以顯示光斑并撲捉斑心。激光斑心連線即為橋墩縱、橫軸線。采用軸線引點對中進行墩身的豎直軸線傳遞,并且每隔2層要進行糾偏。這樣就通過激光鉛直儀將控制點準確的引到工作平臺上,簡化了繁瑣的測量工作,而且控制點設在墩身內部,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小,控制準確,可靠。施工過程要配有專人對墩身的垂直度進行連續(xù)觀測,并采用專用表格對觀測時間、記錄人、偏移量進行記錄,以便根據(jù)觀測數(shù)據(jù)及時對墩身模板進行調整,以防止墩身出現(xiàn)大的偏差和偏差累積。   

(3)錘球法 

  在墩身的四邊外模中心位置采用鋼絲、滑輪等吊掛垂球,釋放錘球至與上次澆注墩身的接縫相接觸,測量錘球長度及探出墩身的水平距離,與根據(jù)上次所澆注墩身砼高度及墩身坡度反算出的理論水平距離相比較,即可得知墩身垂直度的偏差情況。垂球的穩(wěn)定與否,與垂線長度及垂球量重量很大關系, 50m以下墩身宜采用5kg垂球比較適合。觀測時應該注意盡量采用穩(wěn)定觀測或小幅擺動觀測。   橋墩測量放樣與模板控制_1模板偏移控制  

a.預防 

  ①加強立模過程控制,嚴格按照施工工序施工,勤量測,多觀察,確保立模各部位凈空尺寸、位置準確。因為墩身施工中只有圓弧段發(fā)生變化,直板段并不發(fā)生變化,所以圓弧段和直板段相交處尤其需要注意。 

  ②嚴格控制模板拼裝和支撐系統(tǒng)。在對內外模進行支撐時,對于傾斜的支撐桿和拉筋,應立即調正或更換,確保模板接縫嚴密,保證砼澆注時不漏漿。 

  ③注意混凝土澆筑順序,混凝土澆注時注意砼入模的順序,均勻布料,所以澆筑順序應注意調整,確保砼澆注過程中模板不產生過大變形。 

  ④嚴格控制拆模時間。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強度上升較慢,因此要嚴格控制拆模時間,加強養(yǎng)護力度。 

 b.糾偏 

  模板出現(xiàn)偏差是必然的,高墩對垂直度要求非常嚴格,一旦產生偏差糾正非常困難,因此必須杜絕大的偏差出現(xiàn),出現(xiàn)偏差要及時糾正。 

  ①對于10mm以下的偏移或扭轉,可采用變換混凝土澆筑方向的方法進行逐步的糾正,即先澆筑偏移反向一邊的混凝土,后澆筑偏移方向一邊的混凝土;對于模板的扭轉,應采取反方向澆筑混凝土的方法予以糾正。即依靠混凝土的自重對模板體系的壓力逐漸消除偏差。   

②對于10mm以上的偏移或扭轉,可利用倒鏈、撐桿、借助外力橫拉糾偏等方法,但對于高橋墩的垂直度要求而言,許多糾偏方法并不實用。糾偏應堅持有偏即糾的原則,杜絕偏差的出現(xiàn)。